買童裝,你懂看標簽嗎?

本報訊
近日,海口市民黃女士反映,她在忠介路一家童裝店花了120元給兒子買了一件牛仔衣,回家后發現衣服氣味很重。“這件衣服的吊牌上只有型號、顏色等信息,沒有標明甲醛含量,我懷疑衣服的甲醛含量超標。”
對此,記者走訪海口多家嬰幼兒用品店發現,雖然國家有關于兒童服裝甲醛含量的強制標準,但許多童裝的標簽上并未按要求標明相關信息。對于衣服氣味重,店主僅表示“拿回家洗洗就能穿了”,無法提供檢驗合格證明。部分童裝甚至沒有標簽、質保卡、合格證,屬于“三無”產品。
那么,買童裝應該注意什么?
實習生 胡娟娟 記者 羅安明 文/圖
走訪
部分嬰幼兒用品店賣“三無”童裝
11日上午,記者在“健某某嬰童連鎖瓊山店”看到,店內的貨架上擺滿了童裝,孩子貼身穿的衣服大多為同一個牌子,價格在100元以上。大多數兒童休閑衣褲都沒有標簽,屬于“三無”產品,有的衣服上掛著全英文標簽。
“這些衣服是從哪里進的貨?有沒有做過甲醛檢測?寶寶穿上安全嗎?”對于記者的疑問,店員表示,店內的兒童服裝都是外貿服飾,“沒有什么安全不安全,想要安全就買貴的。”
而“愛某兒嬰兒用品店”的兒童服裝大多掛著標識,貼著價格標簽,但沒有產品檢驗合格證等信息。店主稱,店內童裝牌子較多,一部分從廣州進貨,一部分是本地的,“你放心,我們這里是專門賣童裝的,肯定安全。”
多名家長稱買童裝時很少看標簽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只有少數童裝的標簽上標注了其執行的安全技術標準,告知消費者該衣物已經過檢測,可以安全穿戴。在海口龍昆南路一家童裝店,記者發現該店的多款童裝標簽上標注了產品類別和執行安全標準,一些兒童內衣的標簽上注明了“G81840-2003B類(直接接觸皮膚類)”字樣,但也有幾款牛仔衣只貼了價格標簽。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隨機采訪了幾名正在選購童裝的家長,多數家長比較關注衣服的價格、款式、質地和大小,很少關注標簽上的信息,也不清楚標簽上應標明什么。
吳女士稱,她給3歲的女兒買衣服時,幾乎沒仔細看過標簽,也不知道要注意什么,“只要衣服款式好看,大小合適,女兒也喜歡就買了。”劉女士說,自己的寶寶只有七個月大,皮膚比較敏感,她買衣服時一般只看其材質是不是純棉的,從未注意過標簽上的其它信息。
業內
服裝標簽應標注甲醛含量等信息
根據2012年8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18401-2010)有關規定,0-3歲兒童的服裝或身高不超過1米的兒童穿的服裝,都屬于嬰幼兒紡織品范疇,其安全技術指標要求更高,且需注明“嬰幼兒用品”字樣。我國的紡織產品分為三大類:A類為嬰幼兒用品,B類為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C類為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具體而言,A類產品的甲醛含量必須低于20mg/kg,B類產品的甲醛含量必須低于75mg/kg,C類產品的甲醛含量必須低于300mg/kg。
業內人士提醒,家長在為孩子選購童裝時,應該注意查看兒童服裝的標簽,不要選購無使用說明或使用說明信息不全的產品。據介紹,標簽中應該將商標、廠址、商品名稱、安全技術類別、纖維成分含量、甲醛含量、染色牢度等信息標注清楚,且嬰幼兒用品必須在使用說明上注明“嬰幼兒用品”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