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聞中心 >> 商標新聞 >>「非凡十年看品牌」品牌典范
      详细内容

      「非凡十年看品牌」品牌典范

      華為:打鐵必須自身硬

      20世紀80年代,任正非與五位合伙人共同出資2萬元,在深圳成立了華為公司。

      在華為30余年的發展歷程中,從引領5G的發展,到自主研發麒麟芯片,再到開發鴻蒙系統,強調技術創新是其鮮明的特點,也是支撐華為品牌發展至今的核心動力。

      2019年開始,美國開始強力制裁和打壓華為,并且步步升級。

      危機之下,華為需要開辟新的增長點,除了繼續加碼筆記本和平板電腦之外,華為也在進軍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產品等,走向泛智能的軟硬件結合的產品生態布局。

      從麒麟910到麒麟980的突破,從進口芯片到自主系統鴻蒙技術的研發和專利申請,華為還在其他通訊領域實現突破。

      如今,華為已經在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織就了一張精密的網絡,擁有1500多個運營商網絡,占據著絕對的市場份額。與此同時,在5G網絡體驗排名中,華為沒有辜負運營商的信任,與多家運營商簽約打造的5G網絡體驗排名名列前茅。

      從技術到市場,成功的路上沒有奇跡。華為的成功,特別是中國企業在技術密集型領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危機時刻的持續創新和對客戶訴求的滿足。華為在業務和技術創新上從未停止創新,從追趕到超越和引領,是中國科技企業崛起的一個縮影。

      海爾:智慧生活探索者

      如今的海爾早已位列《財富》世界500強,而在36年前,海爾的前身卻是家破舊小的青島電冰箱總廠。張瑞敏曾經一錘子砸出了海爾的品牌發展戰略—“只造高質量產品”。

      從2005年起,海爾就進行了“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的探索,將員工的角色從被雇傭者轉化為創業者、合伙人,與用戶實現零距離的融合。為此,海爾主動變革,將科層制組織顛覆為網絡組織,將企業付薪顛覆為用戶付薪,將傳統工廠顛覆為互聯工廠……這一系列舉措打破了組織的垂直邊界、水平邊界和外部邊界,形成了一個真正的無邊界、自驅動的生態組織。

      當不少企業深陷于國內白熱化的競爭時,海爾已秉持全球化品牌戰略,致力于全球市場的探索。

      不僅如此,為了充分發揮大企業引領帶動作用,海爾集團構建了三大平臺——HOPE開放式創新服務平臺,連接創新資源與用戶需求,推動協同創新、資源共享、科技成果轉化;海創匯創業加速平臺,開放大企業產業資源,賦能中小企業尤其是“專精特新”企業快速發展;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牽引中小企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如今,已經成為家電之王的海爾再次馳騁在物聯網新跑道上。2020年,海爾智家打造了全球首個場景品牌三翼鳥,推出了覆蓋衣、食、住、娛等方方面面生活需求及陽臺、廚房、臥室等全空間家庭生活的全流程場景解決方案和一站式煥新服務。

      中國家電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海爾集團一直走在行業前列,引領著中國家電行業發展方向。物聯網大背景下,海爾的布局和戰略思維更值得外界關注。

      微信:筑基線上社會

      “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正如其定義一樣,微信打破了空間的界限,塑造出了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早已成為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構成。

      2011年,當微信只作為一種聊天工具出現時,人們還以為,它只是另一個版本的QQ。如今,作為一個擁有12億用戶的App,微信已經不只是一個工具,而是一個線上中國社會的入口。

      2015年微信推出紅包功能,從此移動支付就像星火燎原般成為大眾化的支付工具,開啟了移動互聯網的黃金時代。微信不僅重塑了國人的生活方式,也逐漸改變了國內乃至全球各行業的商業形態。

      2017年,微信誕生的小程序,使企業可以以更低成本去提供服務和獲客。

      2020年,微信推出視頻號,打通了微信小商店、公眾號、小程序,進一步完善了微信生態閉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國民的商業和生活造成重大影響。在此期間,微信小程序大力融入戰疫“第一線”,取得了積極成果。在政務民生領域,小程序健康碼已累計服務用戶超過8億,累計展示碼量超200億次……

      從微信1.0版本的簡單聊天功能,到如今8.0版本的集合支付、娛樂、閱讀、購物、直播、學習等復雜功能的版本,微信幾乎把所有線下服務的入口都被搬到線上,給了每個人24小時觸手可及的便利。當代人的生活逐漸和各種移動互聯網服務深度綁定,難以分割。

      微信實現了從通訊工具、社交平臺、移動互聯網樞紐、生活方式的進化,這也是移動互聯網發展的縮影,背后的核心路徑則是連接。這種連接,構成了我們的數字生活,重構了人際關系,一個線上社會正持續演進。

      大疆:勇者無疆

      創立于2006年的大疆,是全球無人飛行器控制系統及無人機解決方案的研發和生產商,經過多年的耕耘和沉淀后,大疆已經在全球積累了百萬用戶,客戶遍布100多個國家。

      2013年1月,第一代大疆“精靈”面世。和以往的專業航拍飛行器不同的是,這款四旋翼無人機無需組裝,“開箱即飛”,通過遙控器和智能手機就可以靈活控制,大大降低了航拍的技術門檻和成本。

      不僅如此,大疆是少有的在海外市場從一開始就走高端品牌定位路線的中國企業,這使得許多海外用戶沒有想到DJI是一個中國品牌。

      大疆所有的組件,包括芯片、相機、云臺、機身以及電池等材料,均是中國制造,不僅有絕對的自主能力,而且在云臺、航拍、傳輸等方面具備全球競爭優勢。

      目前,大疆無人機已逐步向多領域發展,在農業、軍事等領域發揮作用,2020年,大疆還發起應急救援聯盟,聯合32家首批成員開展無人機救援服務。在今年上海車展上,大疆正式發布了“大疆車載”品牌,官宣進軍自動駕駛領域。

      今年5月,大疆公司再次推出新品,新一代DJI Mini3 Pro,無論是從續航時間還是像素,均有著新的突破,并且能夠啟用豎拍功能。6月,大疆全球直播DJI PRO 2022新品發布會,來自美國的制裁不僅沒有限制大疆的發展,反而促使大疆加快研發,開疆拓土。

      比亞迪:了不起的中國制造

      2004年,當國內汽車主機制造商仍在以市場換技術,研發燃油汽車時,比亞迪堅定地走上了新能源汽車的道路。在同年的北京車展上,比亞迪的電動概念車et首次亮相。

      2008年,比亞迪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不依賴專業充電站的雙模電動汽車F3DM。

      四年時間內,比亞迪憑借其在半導體行業的領先優勢,掌握了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等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

      銷量的優異表現與比亞迪垂直產業鏈的布局密切相關。2019年底,比亞迪成立了獨立的“ferdi電池”子品牌,全國多家電池廠投入運營,成為國內動力電池份額前三名。此外,比亞迪在電機、電控核心部件和小部件方面實現了自主研發和自主生產,完全消除了海外企業的制約。

      最近這幾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十分迅速,“彎道超車”走到了全球前列。乘聯會最新公布的9月份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顯示,比亞迪批發量達到20.1萬輛左右,而特斯拉中國的批發量是8.31萬輛,算下來比亞迪汽車銷量相當于特斯拉的2.4倍。

      今年4月3日,比亞迪汽車正式宣布,根據其戰略發展需要,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成為全球首個正式宣布停產燃油汽車的車企。比亞迪也在和造車新勢力狹路相逢中勝出。比亞迪今年一季度共銷售509444輛汽車,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4.6%。在造車新勢力中,小鵬汽車銷量最高,為53668輛,也僅占到了比亞迪汽車市場的十分之一。

      如今,在汽車領域,比亞迪形成了涵蓋高端、中低端品牌的完整品牌矩陣。在汽車市場,比亞迪扮演著零部件供應商、電池供應商和汽車制造商等多重角色解決方案供應商。

      美團:速度與溫度

      作為一家科技零售公司,美團以“零售+科技”的戰略,踐行“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公司使命。在中國的餐飲和外賣市場上,如今的美團基本上已經到了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階段,成長為集外賣、到店、酒旅等本地商業業務和電商、閃購、出行等新業務于一體的互聯網新巨頭。

      最新的財報顯示,美團的外賣交易總量占整個外賣市場總額的67.3%,平臺的活躍商家達到880萬家,在平臺上獲得收入的騎手約為527萬人。

      2019年,399萬名外賣騎手從美團獲得收入,其中25.7萬人曾經為國家建檔立卡貧困戶,98.4%的人已實現脫貧。2020年,美團啟動“新起點計劃”,面向52個未摘帽的貧困縣招募5萬名騎手,通過推動就近就業、探索公益及旅游等方式扶貧。2022年,美團優選在“農村生活服務圈”等多種政策支持下,將其“今日下單、次日自提”服務模式覆蓋全國2000余市縣,滿足城鄉消費者“省+便利”消費需求,同時帶動了分揀員、司機、自提點店長等多種就業崗位增長。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減少人與人接觸帶來的感染風險,美團外賣率先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隨后,美團又進一步加碼安全保障措施推出“無接觸安心送”,以商家端和配送端的“電子卡+實體卡”形式,展現廚師、打包員、騎手的健康情況及餐箱消毒燈安全防護信息,確保“無接觸配送”,同時實現全過程食品安全信息可視化可追溯。

      面臨復雜環境的挑戰,美團將繼續把零售作為主賽道,把科技創新作為核心驅動,繼續深入推進“零售+科技”戰略,助推經濟復蘇。

      鴻星爾克:公益破圈

      2021年7月,鴻星爾克向河南災區捐贈5000萬元物資的消息,登上了微博、抖音、頭條、知乎、百度、B站等各個平臺的熱搜。中國網民在社交平臺群起圍觀,合力捧紅鴻星爾克,讓這個“樸素、鐵憨憨、不懂營銷”的品牌突然出圈。

      登上微博熱搜后,鴻星爾克的直播間也火了。然而,鴻星爾克沒有趁機瘋狂“割韭菜”,而是多次在直播間強調“理性消費”,并主動承擔運費險,真誠勸告網友要將錢省下支持有困難的其他人。而網友則“讓老板少管閑事”,這樣的互動著實讓人暖心。

      據了解,2020年,鴻星爾克營收達28.43億元,安踏營收355.1億元,李寧營收144.57億元。相較于同行,鴻星爾克并不“富裕”,然而,支援救災它卻不甘人后。事實上,早在2011年,鴻星爾克就被評為中國最具社會責任感企業。

      鴻星爾克創業二十多年的歷程中坎坷不斷,曾經歷上市、退市、關店、轉型失誤,又因水災、火災遭受重創。如今,巨大流量和關注度降臨的同時,外界也對鴻星爾克提出了很多建議,比如用戶希望產品、設計能有快速提升,這讓鴻星爾克董事長吳榮照備受感動和鼓舞。

      2022年9月9日,鴻星爾克在中華世紀壇發布了“星創·中國鴻”主題大秀,收獲眾多贊譽。鴻星爾克新系列立足專業運動科技,注入中國傳統文化,以新一代青年的創新力與獨特審美呈現全新產品,讓大眾看到了“流量明星”鴻星爾克破繭成蝶的蛻變與新生。

      小紅書:種草經濟的鼻祖

      小紅書于2013年創立于上海,小紅書歷經近十年成長,已經成為國內最具代表性的生活方式平臺。在小紅書,用戶可以通過短視頻、圖文等形式記錄生活點滴,分享生活方式,并基于興趣形成互動。目前,小紅書月活用戶已超過1億,每天產生超過80億次的筆記曝光,已成為年輕人不可替代的生活方式平臺和消費決策入口,具有制造流行和熱點的能力。

      小紅書創始人瞿芳表示,小紅書已經建立起從種草到拔草完整的商業生態閉環。小紅書通過一個用戶“線上分享”消費體驗,引發“社區互動”,能夠推動其他用戶去到現實生活中消費,這些用戶反過來又會進行更多的“線上分享”,最終形成一個正循環。

      基于社區的屬性和用戶愛分享的習慣,小紅書成長為一個更加豐富、多元的綜合性生活方式社區。小紅書與“種草經濟”的發展和新一代年輕人群的特點密不可分,相比品牌廣告,小紅書更相信真實用戶的真實體驗和真誠的分享。

      小紅書上線《社區公約》中明確提出“真誠分享、友好互動”的社區價值觀,要求社區創作者在分享內容時應遵守申明利益相關、抵制炫富、反對偽科學、避免過度修飾等分享原則,同時號召用戶在進行互動中遵循尊重他人及其勞動成果、鼓勵普通人分享等規范。

      泡泡瑪特:盲盒王國

      成立于2010年的泡泡瑪特,是中國的頭部潮玩品牌。發展十余年來,泡泡瑪特走出國門,打通國際市場,將中國潮玩文化傳播出去,融入潮玩IP文化的全球化發展。截至2022年上半年,泡泡瑪特注冊會員規模達到2300萬,在國內的線下直營門店達到295家。

      2020年底上市的泡泡瑪特,昭示著國內盲盒市場的逐漸成熟。從增長到上市,盲盒玩家泡泡瑪特似乎已經沖破資本的期待,盲盒經濟開拓得順風順水,也給整個商品經濟帶來了不小的變化。

      從小玩具到美妝,各類搭配都能夠成為盲盒里的商品,實現了所謂的“萬物皆可盲盒”的說法。盲盒經濟的出現,讓更多商品看到了新的營銷機遇,食品、服裝、美妝等品牌,都開始探索盲盒經濟與自身的關系。

      2022年1月,泡泡瑪特英國首家線下零售店正式開業,受到英國粉絲超乎想象的熱情支持。之后,泡泡瑪特海外業務全面提速,加速布局美洲、歐洲、大洋洲業務。泡泡瑪特在過去幾年間,讓小眾的潮玩文化走向大眾,在不斷破圈的過程中,其不斷提升的IP能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未來,泡泡瑪特還在通過向細分賽道投資,來布局潮流玩具之外的市場。數據顯示,泡泡瑪特近期參與了主營漢服、制服、潮流鞋履的十三余、solestage、貓星系、龍騰嘉貿等公司,同時還新成立了北京泡泡瑪特樂園管理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含城市公園管理、游樂園、票務代理等。

      喜茶:新式茶飲風向標

      2012年5月12日,在廣東省江門市一條名叫江邊里的小巷中,一家名為皇茶的店誕生了,這是新式茶飲品牌喜茶的前身。由于無法成功注冊商標,2016年初,喜茶創始人聶云宸放棄了原有“royaltea皇茶”商標,將品牌名改為“喜茶”。同年8月,喜茶獲得IDG資本和投資人何伯權共同投資的1億元A輪融資,喜茶迅速擴張門店,順勢打開全國市場。

      2018年,喜茶與美團聯合推出小程序“喜茶GO”,據喜茶官方披露,推出小程序半年,喜茶GO便擁有600萬用戶,月復購率超36%,小程序訂單占比超過35%,在深圳地區,線上訂單比例甚至超過50%。2019年,喜茶多頻次與知名品牌的跨界合作讓喜茶頻頻登上熱搜。據統計,僅2019年,喜茶便因跨界營銷登上熱搜榜14次。2020年,喜茶推出首個子品牌“喜小茶”,喜小茶定位為“提供合適、剛好的產品,在合格的標準上盡可能實惠”。子母品牌運作優勢在于可以將企業不同的品牌匹配不同的發展渠道和不同的消費需求。

      2022年,喜茶約有15款茶飲出現了1至7元不等的價格下調,讓“個位數喝喜茶”成為現實。與此同時,喜茶官博發文宣布與熱播劇《夢華錄》聯名,并推出兩款定制的聯名茶飲產品,實現了喜茶首次與影視IP的聯名合作。圍繞本次聯名合作,除推出聯名茶飲產品外,喜茶還推出了定制產品、創意周邊、主題門店、快閃活動等,為消費者帶來線上線下的全方位體驗。

      正如創始人聶云宸所設想的那樣,喜茶最終的愿景,是希望把茶和茶背后的文化年輕化、國際化、互聯網化,并以此為基礎,做出一個超越文化和地域的符號和品牌。


      • 电话直呼

        • 0871-65178921
        • 13888395921
        • 商標注冊 :
        • 軟件著作權登記 :
        • 商品條碼辦理 :
        • 專利申請 :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 工商注冊代理 :
        • QS/ISO管理認證 :
        • 軟件評測 :
        • 起名設計 :
        • 代理記帳 :
      • 智慧星首席客服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