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打擊盜版 云南版權為600億文化創意產業護航
重拳出擊打擊盜版,措施得當推進正版,我省版權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近年來,我省以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為核心的傳統文化產業蓬勃發展,以計算機軟件、信息網絡傳播、廣告創意設計等為核心的新興文化產業異軍突起,據不完全統計,到2006年,全省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計算機軟件等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值近600億元。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依賴于版權保護水平的提高,為此,省版權局著力從兩個方面入手,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護航。
全省各級版權行政管理部門切實加強社會監管和行政執法工作,依法嚴厲打擊各種侵權行為,成效顯著。2002年至2007年,收繳各類侵權盜版制品897萬冊(盤、份),完成行政處罰案件776件,罰款120萬元,向司法機關移送涉嫌侵犯版權案件3起,犯罪嫌疑人14人。2008年,省版權局針對網絡侵權盜版活動日漸猖獗的現狀,開展了“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行動”,先后對12家網吧未經著作權人授權許可,非法使用和傳播他人軟件、音樂、游戲、影視等作品以及規避或破壞技術保護措施等網絡侵權盜版活動進行了查處,有效遏制了網絡侵權盜版活動。2008年也是我國奧運年,省版權局特別加大了有關奧運作品及涉奧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奧運期間,我省未發生一起通過互聯網非法轉播奧運賽事及相關活動的侵權案件。
向廣大公民普及法律知識,提升版權意識,分階段推進使用正版軟件工作是提高版權保護水平的另一舉措。自2005年起,我省各級版權行政管理部門充分利用“4·26知識產權宣傳周”,運用各種宣傳手段,向全民進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教育。同時,舉辦版權法律和軟件版權知識的培訓班,僅2008年就對400余人次進行了版權法律知識、計算機軟件版權、網絡侵權等方面知識的培訓,使社會公眾的版權意識明顯提高,形成了不下載、不傳播侵權作品,尊重知識,尊重版權的良好風尚。作品自愿登記數量不斷上升,2000年前全省共登記作品400件,2008年增至1056件;各類版權貿易合同登記2000年前累計約200種,2000年至2007年為458種,2008年僅圖書引進合同登記就達37種。與此同時,省版權局還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使用正版軟件工作,2006年底,省、州(市)兩級政府部門全面使用通用正版軟件。2007年,企業使用正版軟件工作全面推開,2008年,云南錫業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云南世博集團有限公司、云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云南大山飲品有限公司等近60家企業全面使用正版軟件。同年10月,第二批企業軟件正版化工作啟動。
版權市場秩序的逐步規范,公民版權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穩步推進,為我省近600億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市場環境。(記者楊燕)(云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