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知識產權必須依法辦事
看到“多米諾系列案”的最新報道,驚出一身冷汗。2012年3月21日,廣州杜高精密機電有限公司被廣州越秀公安突然查封,14名管理層人員被關押,擁有150多名員工的公司一夜之間倒閉。同時期,行業內有近10家公司被查封,相關人員被刑事拘留,受牽連人員近60人。導致廣州杜高等五家公司停業破產和近30人被判處有期徒刑。這就是震驚國內外的“2012年多米諾系列案”。這起案件當年被稱為“英國在華知識產權第一案”。
廣州杜高精密機電有限公司是一家正在拓展業務的中國民營企業,而英國多米諾公司是全球知名的行業巨頭。多米諾為什么會將矛頭對準杜高公司?
這還要從杜高公司的發展軌跡說起。
早在2009年以前,由于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工業落后,國內噴碼機市場幾乎被國外幾大噴碼品牌全部壟斷。一些用戶發現,多米諾公司生產的一款E50型噴碼機的墨盒只能一次性使用。購買了多米諾的噴碼機后,企業不愿意又不得不繼續向多米諾購買高價耗材和配件。
善于在夾縫中生存的民營企業廣州杜高公司抓住了這一商機。2008年,謝汝周創建廣州杜高精密機電有限公司,開始合法仿制生產(并非仿冒)多米諾數控噴碼印刷機的機器外殼。隨后,又陸續仿制其他數控噴碼印刷機的零配件。截止2012年春天,杜高公司已經能夠合法仿制除數控主板之外的全部噴碼印刷機部件,并在某些關鍵部件和機器結構方面進行技術改進,創造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配件產品。
在杜高公司合法仿制數控噴碼印刷機耗材及零配件成功之后,又有多家中國企業開始產銷合法仿制產品,逐漸形成與英國多米諾公司合法展開市場競爭的局面。
廣州杜高公司生產的噴碼機零配件深受國內外市場歡迎,客戶遍及全球103個國家地區,同時也成為了多米諾在全球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因此,這種合法仿制的行為激怒了英國多米諾公司。
這次廣州杜高公司被扣上“假冒注冊商標”的帽子,看似只是一起個案,但在民營企業高速發展壯大的背景下,類似情況今后將難以避免,甚至有在短時間內集中爆發的可能。所以本案能否得到公正判決意義深遠。
筆者以為,此案中有幾個法律問題值得一提,弄清這幾點,不僅對本案至關重要,而且在以后法院審理類似案件時,也可作為參考依據。
首先,要判定某一商標是否應該受到法律保護,前提是這個商標是在我國工商管理總局商標局注冊的商標,擁有合法的商標使用權。
本案中,多米諾數控噴碼印刷機以“多米諾”商標在英國進行注冊,后在中國獲得認可。但在2007年1月27日,該商標到期,多米諾公司沒有申請商標續展,商標已經失效。
也就是說,英國這家公司的“噴碼機”商品本身就不具有“多米諾”商標使用權。甚至可以說英國多米諾公司在自己生產的第7類商品上使用第9類商品的商標,本身已經構成違法使用商標。
其次,沒有商標能不能認定侵犯商標權?
假冒注冊商標罪的客觀方面主要體現為在自己生產的某種產品上粘貼、標示他人的專用注冊商標。這種商標以圖形和文字的方式被標示在產品外觀的顯著位置。在本案中,杜高公司并未將多米諾公司的商標標示在自己產品外觀的顯著位置上,也沒有標示在任何不顯著的位置上。
杜高公司制造的部分機器,在開機顯示時出現多米諾公司的電子標識,是因為杜高公司在市場中購買了多米諾公司的二手主板,對于這種主板附帶的軟件程序,多米諾公司并未在中國注冊登記計算機軟件的著作權,因此,杜高公司利用其軟件程序的行為也并未侵犯多米諾公司的著作權。
專家證實,開機顯示的英文單詞并非是商標,只是一個虛擬的數碼點陣。國家工商局商標局給中國互聯網域名中心的公函摘要也明確表示,當時不承認所謂的電子商標。
比如,我使用的是聯想電腦,安裝了微軟操作系統,開機時會顯示微軟電子標識,就可以說聯想假冒了微軟的商標嗎?
第三,是否構成侵犯注冊商標權首先應該由工商部門認定,而非公安機關。
按照我國《商標法》有關規定,英國多米諾公司如果認為自己的利益受害,只能選擇或者向工商行政機關投訴舉報或者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方式進行權利救濟,而不是直接向刑事司法機關進行刑事控告。
如果工商行政機關認為被投訴人的行為構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犯罪行為,可以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以便追究被舉報者的刑事責任。
但在本案中,英國多米諾公司,從未按照上述程序,而是直接向廣州市越秀區公安局報案,稱杜高公司等多家中國企業“假冒商標”。
第四,多米諾公司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結果不言而喻。
在我國,唯一有權直接認定是否存在假冒商標行為的國家機關就是工商局,這是《商標法》明文規定的。但是,在本案中,檢察院卻將“被害人”多米諾公司出具的58份《鑒定報告》列為證明杜高公司“假冒注冊商標罪”的司法鑒定結論,移交給越秀區法院,而法院的判決也采用了多米諾公司出具的《鑒定報告》。
就常理而言,在任何一起刑事案件中,作為被害人,不應當、也不可能成為刑事案件的鑒定人,這是基本的法律規定,也是基本的法律常識。
第五,合法仿制應該鼓勵,還是打壓?
仿制行為在人類生產活動中是普遍存在的,除非侵犯專利權,就是合法仿制。目前我們使用的電燈、電話、飛機、輪船、計算機等等都是仿制的。如果說仿制就是違法,那么自近代直到今天的全體中國企業仿制其他西方國家生產的各種產品都是違法的。
按照世界各國法律,除非被仿制的產品擁有發明專利、外觀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專利,并且依法不許可外人仿制,其他仿制他人非專利產品的行為即為合法行為,我國法律對此也有明文規定。
杜高公司通過仿制不具有任何知識產權的通用產品,并在此過程中創新技術,應不應該鼓勵?他們自主研發的壓力泵,其壽命和可靠性遠遠超過多米諾的原裝泵,而價格僅是后者的1/6。為此,廣州杜高公司被廣州市評為“優秀民營高新科技企業”,謝汝周于2010年榮獲廣州市政府頒發的“廣州市自主創業先進個人”獎。
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依法治國”,要構建完善的法律體系,強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要營造濃厚的社會創新氛圍,激活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
但是,保護知識產權,一定是“依法”為前提的保護,不能假借“法”的名義違法保護。尤其要警惕以“保護”的名義打擊竟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