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朝日電視臺網站5月13日文章,原題:“令和”在中國極其受歡迎,超過1300個商標申請日本新年號“令和”公布后,對流行風向極為敏感的(中國)商家馬上看到這塊領域有利可圖,紛紛搶先申請注冊“令和”商標,目前在中國已有超過1300個申請。記者翻看商標的申請記錄發現,許多商家都是在新年號公布的當天,也就是4月1日申請的。那么這些商家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記者對申請“令和”商標的某塑料制品生產廠家進行了電話采訪,關于注冊“令和”商標的目的,該商家表示“沒有什么特別的理由,我覺得可以就申請了”。隨后記者追問這是否是在“蹭熱點”,該商家解釋說:“沒有想過將來靠這個賺錢,只是看了許多參考的名字后,感覺這兩個文字還不錯”。
新年號公布以來的一個半月內,不斷有中國商家申請注冊含有“令和”二字的商標,截至5月11日,對這一商標的申請數量已上升到1314個,其中包括名為“令和牛”的牛肉制品和商標名為“令和最強”的服裝類商品等。
中國市場上曾經有大量的山寨動漫商品流通,許多產品在未得到正版授權的情況下擅自使用了日本的動漫角色或吉祥物的商標,如在兒童圖書上印著蠟筆小新或“哆啦A夢”,許多兒童服裝、鞋類上可以看到“蠟筆小新”的形象,熊本熊的商標也遭到各類商家的濫用。
中國企業搶先注冊“令和”商標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或許成為日本企業進軍中國市場的阻礙。好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除了在新年號公布以前就已經被注冊為某酒類公司的一個商標外,其他1314個申請都尚未批準通過。(梁碧嫦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