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商標分不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工商總局于今年5月發布了《關于深入實施商標品牌戰略 推進中國品牌建設的意見》,將 “商標戰略”名稱修改為“商標品牌戰略”。日前,國務院批準設立“中國品牌日”。
“品牌”與“商標”到底什么關系?
能不能劃等號?
現辨析如下:
▼
一、概 念
商標:生產經營活動中使用的,用于識別商品或者服務來源的標志。商標按是否注冊可劃分為注冊商標和未注冊商標。“商標”一詞比較正規、書面化、學術化,長期做為法律概念在立法中得到運用。注冊商標是指需要使用或者準備使用商標的生產、經營者,依照法定的條件和程序,向商標局申請商標注冊,經商標局審查核準后予以注冊的商標。注冊商標人享有商標專用權,注冊商標可以比未注冊商標獲得更全面的保護。
品牌:“品牌”這一中文概念的出現是比較晚的事情,但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廣泛運用。但是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模糊不清,學術界也難以給出滿意答案。品牌作為一個消費概念,包含了消費者的情感價值體驗評價等主觀成分。品牌使用的泛化,導致品牌建設工作出現很多誤區。長期存在的脫離商標談品牌、脫離商標設計品牌、脫離商標運作品牌、脫離商標評估品牌價值的現象,都需要進一步規范。
二、區 別
商標是法律概念,是客觀存在的,常見于商品包裝上,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注冊商標常在右上角或右下角標注注冊標記“注”或“R”
品牌是市場概念,來源于消費者使用后的口碑。
三、聯 系
從本質上講,商標的認牌購物功能,與品牌的經濟目的和功能作用完全一致。商標法律制度的目的和宗旨,即通過商標專用權保護促進品牌發展,商標法實質上就是一部關于品牌保護和促進的根本法律制度。將商標與品牌聯用,凸顯了商標在品牌建設中的法律保障作用。通過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充分發揮商標法律制度效用,促進商標功能實現,正是對品牌發揮引領作用的促進。
四、幾點注意
1.預做品牌先注冊商標。商標只有注冊后方享有專用權。不經注冊就大力培育,品牌形成后可能遭他人搶注,或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前期的投入只是為他人做嫁衣。
2.有多件商標的企業要集中發展1、2件商標。企業力量有限,集中發展可凝聚力量,形成拳頭產品,有助于品牌的形成。
3.品牌形成后要注意維護品牌形象。由盛轉衰的品牌屢見不鮮,大部分都是產品或服務質量出現了問題,因此要注重產品品質,要誠信經營。
4.注重注冊商標專用權保護。形成品牌后,市場上可能出現侵權假冒商品,這些商品不僅占據市場,還可能因其質量問題損害品牌形象,因此要積極配合工商、公安部門開展打假工作。